您好,欢迎访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李高阳(精确检索)
作者:单杨(精确检索)
作者:丁胜华(精确检索)
6条记录
干燥方式对柠檬片中游离态、结合态多酚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中国食品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冷冻干燥(FD)、热风干燥(AD)、红外干燥(IRD)及真空干燥(VD)对柠檬片进行干制,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游离态、结合态多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清除ABTS·+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能力),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对酚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4种干制柠檬片结合态多酚含量、清除ABTS·+能力、铁还原能力均分别高于游离态多酚的相应含量及能力,而其游离态多酚清除DPPH·能力均低于结合态多酚.4种干制柠檬中主要酚类物质为类黄酮,其含量显著高于酚酸含量;柠檬中游离态多酚主要为橙皮苷、圣草枸橼苷和芦丁,三者含量占游离态多酚总量的91.18%~94.92%;结合态多酚主要为原儿茶酸、柚皮苷和橙皮苷,三者含量占结合态多酚总量的81.83%~83.64%.热处理对柠檬中酚类物质呈现不同影响.与FD处理相比,热处理导致柠檬中总酚、总酚酸与结合态多酚含量下降,游离态酚酸总量、生物利用多酚含量及其生物利用度上升;而结合态类黄酮总量上升,游离态类黄酮总量下降.其中3种热处理干燥方式中,AD处理组酚酸与类黄酮总量均为最高,分别为325.77 mg/100 g DW和2 317.57 mg/100 g DW.

关键词: 柠檬 酚类 抗氧化活性 干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烫过程中百合粉的主要营养成分、微观结构及其功能特性

中国食品学报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热烫方式对百合粉理化特性的影响,以卷丹百合鳞茎为原料,分别采用沸水和蒸汽热烫处理不同时间(0,20,40,60,80 s),研究百合粉的主要营养成分、表观形态、粒径分布、功能特性及其热力学特性在不同热烫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沸水热烫和蒸汽热烫处理不同时间,百合粉理化特性发生显著变化。随沸水热烫时间的延长,百合淀粉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沸水热烫60 s淀粉含量增至最高(76.80%),蒸汽热烫致百合淀粉含量从67.33%降至52.82%,呈下降趋势;经两种热烫方式处理的蛋白质含量均先降后升。未热烫的百合粉颗粒光滑圆润,以卵圆形淀粉小颗粒为主。经两种热烫处理的淀粉小颗粒逐渐减少,百合粉中的大颗粒先膨大变粗糙,而后破碎变小。热烫处理后百合粉粒径分布主峰向右偏移。未热烫的百合粉平均粒径为16.58μm,经热烫处理的百合粉粒径随热烫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沸水热烫40 s和蒸汽热烫60 s处理的平均粒径最大,分别为78.97μm和66.53μm。百合粉透光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未热烫和不同热烫方式处理的百合粉膨胀度和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呈增大趋势。沸水热烫使百合粉热力学特性消失,蒸汽热烫处理致百合粉的糊化温度升高,未热烫百合粉糊化焓为5.40 J/g,经蒸汽热烫40 s时降至最低1.26 J/g,蒸汽热烫60 s时热力学特性消失。

关键词: 百合 热烫 微观结构 粒径分布 热力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波改性对葵花粕膳食纤维性质与结构的影响

中国食品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葵花粕为试验对象,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得到水溶性膳食纤维(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DF);运用超声波改性处理,比较改性前、后SDF和IDF的理化性能、热稳定性以及内部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改性后的可溶性膳食纤维(USDF)的持水力、持油力分别增加3.09%和23.73%,不可溶性膳食纤维(UIDF)的持水力和持油力分别提高8.96%和17.45%.在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对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自由基(ABTS+)的清除作用方面,UIDF作用优于IDF;热重图谱分析表明改性前、后膳食纤维均表现出3个阶段的失重.激光粒度仪分析表明UIDF颗粒粒径减小,分布更集中;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USDF表面变平整,而UIDF凹陷和皱裙增多;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USDF、UIDF特征吸收峰的峰型和基本位置未发生变化,而部分峰的强度减弱;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超声波改性不会导致SDF和IDF的晶体结构发生变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葵花粕及其膳食纤维组分主要由阿拉伯糖、鼠李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等6种单糖组成.

关键词: 超声波改性 葵花粕 可溶性膳食纤维 不溶性膳食纤维 性质 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枣果中果胶含量、中性单糖组成及分子质量分布

中国食品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我国6种枣果为原料,采用柱前衍生结合气-质联用测定6种枣果中3种类型果胶的含量、中性单糖组成,同时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测定3种类型果胶的分子质量分布。结果表明:6种枣果中均以水溶性果胶(WSP)含量最高,溶于Na_2CO_3型果胶(SSP)次之,螯合性果胶(CSP)含量最低;WSP、CSP和SSP中性单糖受枣果来源不同影响,其中WSP和SSP主要中性单糖为阿拉伯糖、鼠李糖、半乳糖和葡萄糖;而CSP的主要中性单糖为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岩藻糖。果胶的分子质量分布受枣果品种来源和果胶类型两方面影响,其中"金丝小枣"与"木枣"WSP的分子质量分布明显宽于其余4个品种枣果WSP的分子质量分布;"金丝小枣"和"灰枣"中CSP分子质量分布比其余4个品种枣果的分子质量分布更加集中,而且主要集中在高分子端。

关键词: 枣果 果胶 中性单糖 分子质量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州蜜柑和冰糖橙果实表面角质层组分及微观结构差异分析

食品科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柑橘果皮表面覆盖着一层蜡质,具有多重重要的生理功能。以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和冰糖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果实为原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2种类型柑橘果皮角质层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观察。GC-MS分析表明,温州蜜柑和冰糖橙外蜡含量分别为3.7μg/cm~2和2.2μg/cm~2,内蜡含量分别为13.9μg/cm~2和18.4μg/cm~2。温州蜜柑和冰糖橙的外、内蜡中脂肪族物质主要成分相同,分别为烷烃、脂肪酸、伯醇,但品种间各组分比例及碳原子数分布存在差异。角鲨烯为冰糖橙果实外蜡结构特有组分。此外,三萜类物质仅在内蜡中检测出。温州蜜柑和冰糖橙的角质膜层含量分别为44.00μg/cm~2和70.00μg/cm~2,二者含量差异显著(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温州蜜柑的外蜡晶体呈不规则血小板状,冰糖橙的外蜡晶体呈倒伏的血小板状。除去外蜡导致温州蜜柑和冰糖橙的水分损失速率显著增加(P<0.05)。相对于脂肪酸,烷烃在保水方面具有更重要的作用。两种类型柑橘的角质层组分及微观结构的差异可能促成了果实采后不同的贮藏特性,这为提高不同品种柑橘耐贮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柑橘果实 角质层 扫描电子显微镜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水分损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柠檬片热风干燥特性及品质研究

食品科技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切片厚度为3 mm的新鲜柠檬为原料,研究热风干燥温度(50、60、70、80℃)对柠檬片干燥特性和理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温度是影响柠檬片干燥的重要因素,柠檬片的干燥过程是一个降速过程。随干燥温度的升高,干燥速率和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增大,干燥时间缩短;干燥过程中,水分有效扩散系数随水分含量降低而增大。同其他热风温度相比,70℃热风干燥处理时间相对较短,柠檬片具有较好的颜色品质,总类胡萝卜素、总酚的含量较高,DPPH·清除能力维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适合对柠檬片进行干制。

关键词: 柠檬 热风温度 干燥特性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